在刚刚结束的国际雪橇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中,东道主选手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,包揽男子单人雪橇项目的冠亚军,中国雪橇队表现亮眼,创造了世界杯分站赛的历史最佳成绩,为即将到来的冬奥赛季注入强心剂。
阿尔滕贝格赛道素有“雪橇圣地”之称,其高难度弯道和极速下坡对选手的技术与心理都是巨大考验,在男子单人雪橇项目中,德国名将约翰内斯·路德维希以1分48秒326的总成绩夺冠南宫NG28,领先第二名队友费利克斯·洛赫0.342秒,路德维希在第二轮滑行中跑出赛道纪录54秒091,彻底锁定胜局。
“这条赛道就像我的第二个家,”路德维希赛后表示,“观众的热情让我充满动力,但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支持,我们为每一厘米的优化付出了巨大努力。”德国雪橇队主教练霍斯特·赫尔默也称赞弟子:“约翰内斯展现了世界级选手的稳定性,他的弯道控制堪称教科书。”
本届赛事中,中国雪橇队的表现成为焦点,22岁小将范铭悦在男子单人项目中以1分49秒815的总成绩位列第12名,刷新了中国选手在世界杯分站赛的个人最好排名,此前,中国队在雪橇世界杯上的最佳成绩为第15名。
范铭悦的突破并非偶然,过去两年,中国队通过“外训外赛”计划,长期在欧洲跟随顶级教练团队训练,并针对起跑加速和弯道技术进行专项强化,本站比赛,范铭悦的起跑反应时间位列所有选手第8名,较上赛季提升明显。“我的目标是站上冬奥领奖台,”范铭悦赛后坦言,“虽然差距还很大,但每一次滑行都在积累经验。”
女子单人项目中,中国选手王诗琪以1分53秒204的成绩排名第14,同样创造个人世界杯最佳,双人雪橇组合黄一航/李磊则因一次弯道失误最终位列第9,但仍展现出默契配合的潜力。
雪橇运动对器材和技术的依赖性极高,据悉,中国雪橇队已与德国、奥地利等国的器材制造商达成合作,定制符合运动员体型特点的雪橇,团队引入高速摄像和运动力学分析系统,通过数据量化每一次滑行的技术细节。
“我们正在缩短与顶尖选手的差距,”中国队主教练马克·韦伯(加拿大籍)表示,“范铭悦的滑行速度已接近前十选手,下一步需要提升弯道的稳定性。”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官员汉斯·米勒也评价道:“中国队的进步令人印象深刻,他们的训练方法非常科学。”
阿尔滕贝格站比赛期间,当地气温骤降至零下15摄氏度,赛道冰面硬度变化对选手构成额外挑战,组委会不得不调整训练时间以确保安全,国际雪橇联合会主席埃纳斯·弗格力斯强调:“极端天气下,保障运动员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。”
雪橇运动的高风险性再次引发讨论,意大利选手卢卡·施佩尔在训练中因失控撞墙,导致肩部轻伤退赛,近年来,国际雪联已强制要求所有赛道安装更高规格的防护墙,并推行新型头盔标准。
本站比赛结束后,雪橇世界杯将转战奥地利因斯布鲁克,各国选手将在此展开冬奥积分赛的关键争夺,目前德国队以总分378分领跑国家排名,奥地利、俄罗斯分列二三位,中国队暂居第12名,需在后续赛事中争取更多积分以锁定冬奥席位。
对于中国雪橇而言,2026年米兰-科尔蒂纳冬奥会将是证明实力的舞台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:“我们会继续加大投入,希望雪橇队能像钢架雪车一样实现奖牌突破。”